来源:发布时间:2021-01-21 13:33:10193 次浏览
主题分享人:丁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学博士,目前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Applied Materials。
2020年1月15日下午,应世鑫建设邀请,丁祎以“科研教给了我啥?”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从“面对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解决问题到产生影响”三个环节谈了科研与创业带给他的启发。
过去人们通过宗教认识世界,现在人们更多地通过科学来达到这一目的。那么科学与宗教到底是什么区别呢?在于前者对无知的承认和其可证伪性。对比1459年和1525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后者将大量未探索过的区域也添加进来,地图中不再只有已知地区。科学的一个特征就是承认无知,人们知道现有知识的边界在哪里。同时,也承认在边界内可能有错,已有知识是允许证伪的,人们可以不断地改变和修正对已知知识的认知。这两点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是科学和宗教的显著区别。
从科学解决问题到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要经过很多环节,其中社会资源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怎么能吸引资源的青睐?是什么决定了哪些研究可以得到重现、并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讲故事能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丁祎以参与过的创业项目为例,解释了该项能力的重要性。量子点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从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不同半径的纳米级晶粒受到光电照射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其色域极大、非常接近人类的可识别色域。然而这项技术的应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要归功于电子屏幕近几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甚至已经超越CPU成为手机中最贵的零部件,使用基于量子点技术的QLED面板将是电子设备绝佳的卖点。如何没有这个故事的支撑,量子点技术无法吸引到资本的青睐,其应用还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所以决定技术应用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故事。
有人提出问题,有人将已经解决的问题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这中间还需要有人能够将别人提出的理论问题解决。国内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大多有很好的基础,从小学到高中、大学都非常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最直观的表现是在考试中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另外两项能力的培养则是欠缺的。从北京大学进入MIT的经历,让丁祎对此深有体会,他也经过了一个不适应的阶段。
S:世鑫建设
D:丁祎博士
S: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具体是指什么呢?
D:讲故事的意义在于,让人们重视自己解决问题的成果,说服人们相信我们的成果能够改变生活。理论从诞生到应用往往需要四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前我提到的量子点理论三十年前就有了,我们要把它应用到电视屏幕上,我们向人们编织了一个电视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 ,从显像管到液晶屏幕的故事,分析了量子电视具有更高的画质效果以及更低的电能损耗,让人们相信量子电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前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缺乏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后不善于产生影响。因此,讲好一个故事是科研到创业的纽带。
S:中美从科研到创业的具体过程有什么不同吗?
D:应该没有很大的区别,在美国我们会拿着科研成果去学校的专利处,办理一些手续,然后寻找投资基金。每个专业的投资人都会有一个专门对投资项目评估的方法,他们都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标准,他们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说明为什么要由我们这个团队做这个事情。
S:您能聊一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有什么区别吗?
D:中国的教育是不平均的,他非常重视某一阶段的学习比如小学和中学阶段,目的是为了高考能考个好学校,然而往往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们便不愿意再去学习,进入工作后往往很多人也会失去了学习的习惯;同时,中国的教育非常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艺术体育方面的学习。而在美国,她们整个教育是非常平均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虽然美国也有高考,但是他并不是进入大学校门的唯一关键,比如要进入MIT,她还会对一个学生小学中学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还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其他特长进行考核。因此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很平均的。
S:您是怎样教育你家孩子进行学习的?
D:不要给孩子灌输努力不会成功的理念,要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进步,只要不断地学习,那么自己的知识边界就会不断扩展,知识边界扩展了人就会进步。
S:丁博士,我们都很好奇您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我们想借鉴您的方法结合到日常的工作中。
D:关键就是反复的练习,注意反复的练习不是指简单地重复。我们要在知识边界外向外延伸的附近区域反复练习,以此来不断地扩张自己的知识边界。我上学的时候,都会对下一年的课程进行预习,这就是扩张自己知识边界以外的过程,而后复习就是反复练习的过程。
下一个:邹宇:如何才能好好说话